Posts on blog | garhve's hub https://blog.garhve.com/cn/posts/ Recent content in Posts on blog | garhve's hub Hugo -- gohugo.io en-us Tue, 20 Dec 2022 00:24:42 +0800 随笔(1) https://blog.garhve.com/cn/posts/prose-1/ Tue, 20 Dec 2022 00:24:42 +0800 https://blog.garhve.com/cn/posts/prose-1/ 2022-12-20 阴 真冷啊,我浑身打了一个激灵。凛冽的狂风在我推开家门的一瞬间便一拥而上, 刮得我脸颊生疼。那一瞬间,我有些恍惚。 我原本是打算去药店看看能不能买点退烧药的。自从封控政策放开后,感染数便直线上涨。 打开网络,目光所及之处,尽是发烧头疼。我周围持续了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, 但在新冠的淫威下,终究是落陷了。 虽说感染与否,我都抱以无所谓的态度,每日戴着口罩, 与其说是害怕,不如说已成习惯。无论去哪儿,出门必定提前找好口罩戴在脸上, 如同虔诚的信徒在出门前祈求关公玉帝佑我此行平安。 但我女朋友则vice versa,每天担心自己感染,公司家里两点一线绝不多走, 不仅催促我多囤药,口罩也要戴双层。 我觉得有些小题大做,却又能理解这种心情。新冠病毒的威力让人琢磨不透。 下班到家,离6点还差半个钟头。我盘算着今天可以去看场电影。疫情发生快3年来, 我感觉已经很久没有正常生活了,心里也一直憋着一口不知缘由的闷气。 看场被称为“视觉盛宴”的阿凡达,也许能refresh一下我的心情。但刚放好东西, 还为等我开口邀请,她便摸着自己的额头说,我,好像发烧了。 我再无法置身事外。我需要弥补之前的过错。我们没有布洛芬,没有抗原, 甚至连体温计也没有。而原因,则是我的漠不关心,没有提前准备好这些该死的东西。 电影没法去了,我需要出门买药。 重新穿好衣服,我打开房门走了出去。脸上的寒冷让我惊觉,我没戴口罩! 即使在这逼仄的楼道中,冬日的风依旧可以肆无忌惮打在我脸上。清新的空气钻进我鼻腔, 令我大脑为之一振。于是我走至楼道阳台,贪婪地呼吸着未经过滤的空气。轻松的耳朵和下颊如此令我沉醉。 我忘记了思考,我生而自由。 下了楼,我还有退烧药要买。 测试自动创建博客 https://blog.garhve.com/cn/posts/2/ Fri, 09 Dec 2022 16:38:56 +0800 https://blog.garhve.com/cn/posts/2/ hugo挺不错的,就是太麻烦了。以下几点都是在使用时遇到的一些问题: 写作 编辑器随便用个支持MD的就行了,这句陈述挺好。 但现实是,我家里一台MacBook,一台arch Linux的Thinkpad,公司一台MacBook。 所以跨平台对我来说就很重要了。我有点洁癖,家目录我都在努力的把config和local 文件整合在各自不同的区域名以至于不那么乱。在每台电脑上下个markdown editor, 同步文件再在每台电脑上额外加个云,想想我都受不了。 不过目前我试过了一个软件marktext,功能和UI都很不错,但由于同步 问题我不太想用。 其实我比较倾向于下载个web app搭在我raspberry pi上,再通过公网挂出去, 达到我在任意地方都能使用的目的来着,但目前的app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使我不是很满意,也就一直耽搁着了,现在也就是通过ssh直接到我的arch里 直接使用vim写文章,有点别扭… 用vim写markdown。并且由于通过ssh到电脑里写的文章,预览比较困难… 先将就一下吧,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它。 图片 图片怎么管理原本也是个问题,我买入了一个存储桶并配置好了nginx, 但这比较适合fetch图片,当我截了新图要上传时,要么登录存储桶要么scp到 服务器去上传,而且传好后的url也是一个麻烦事。试了各种方法都不太行之后。 在Mac端我用了uPic,这个比较方便的是不止可以传图片,其他文件需要 保存了也可以通过它上传,并且,它支持上传后直接拿到自定义对url,对于 我自定义了域名去匹配nginx的规则很方便。而且只需第一次配置好, 后面使用即可。 Linux端呢,则暂时没有什么好办法,只能老老实实打开网页上传了~ 发布 Hugo的发布其实也是一个问题。在上面说过,我有洁癖,其实我还有一些强迫症。 自从GitHub被微软收购后,我很少使用了。虽然我只是一介平民,但我还是希望 尽可能将我不同的指纹分散隔离开来。我用了我自有的服务器去托管我的一些服务, 其中便包括这个博客。 Hugo我是安装在我的Linux上,我并没有让它接入公网。我有在服务器上托管了一个 cgit来当我的私人仓库,于是理所当然的,我把public给git到服务器上了。 原先,发布一篇博客我的流程为, hugo new post -> vim 找到文章 -> 保存或者发布 -> 然后到public文件夹 push出去。 太麻烦了,我就写了个简单的脚本来简化一下流程,反正是自用的,所以也不用考虑 怎么处理不同的位置,并且原先由于发布比较繁琐,草稿就都存在本地了,现在 我也可以直接将草稿发布出来,看得见,我才有动力写~ 这片文章的出现,也只是我想确认一下能不能正确处理好中文内容。这样一说,突然想起来编辑也挺麻烦的。。 也许可以将代码优化下以后就省心了,哈哈。 更新:拖了三天,终于把代码补完了~ blog.sh # usage: prog new/edit/push [en/cn] push() { read -r -p "Do you want to push?[y/n] " ans . 起步 https://blog.garhve.com/cn/posts/1/ Mon, 05 Dec 2022 08:45:07 +0800 https://blog.garhve.com/cn/posts/1/ 最近开始有意识的管理自己的一些配置文档的格式了,具体来说就是希望将它们做好分类并尽量保持整洁干净。 在以前,尽管我也有做好区分的想法,但无奈软件一装多,$HOME就不受控制的堆满了大大小小的dotfiles。 而现在,每次装软件前,则会先查找一翻Google,提前把需要的一些环境变量或者变量准备好,以期将软件的配置文件 或者工作文件夹放进.config 或 .local